close
1992年傅偉勳教授 59歲:91年底到92年初在港台滯留兩周,親友都未發覺傅偉勳有任何異狀。元月12日回費城北郊家中,準備開刀。15日早晨赴阿賓頓醫院,沒有通知任何親友,自己步行到醫院。沿途一直在思考:「自己敢不敢過此一關,有否足夠膽量?」傅偉勳那時深深覺得:「我生平讀破萬卷書,對於有關哲學與宗教的知解智慧應該超過多半的人;如果這麼一次手術在心理上都過不了關,豈非對不起自己,豈非辜負了給我這麼良好的『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』環境的人生(這個『人生』在儒家就是所謂的『天命』?)」同時也一直在反思開創「意義治療學」的維也納大學精神醫學專家傅朗克(Viktor Frankl)與儒家異口同聲所強調的,『人生就是一種課題任務,甚至使命。』快到醫院時,發現自己已有了充分心理準備,應付「大難」了。
1996年10月15日傅偉勳教授往生
2016年將是傅老師過世20周年祭,中華生死學會將在7月9日(星期六)假輔仁大學濟時樓,舉辦「紀念傅偉勳逝世20周年暨第12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」,敬邀傅老師的至親好友、門生故舊與會座談之外,更懇請惠賜傅老師的追思文稿,以便彙整在研討會當天供與會者懷念與追思傅老師!此外,徵求學術研討會論文,歡迎各界踴躍賜稿,經中華生死學會學術審查委員會審查後,獲錄取者將在研討會當天口頭發表與討論。
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陳繼成、副理事長孔令信
常務理事鄭志明、楊荊生、劉易齋及全體理監事敬上
主辦單位:中華生死學會、輔仁大學宗教學系、南華大學生死學系
協辦單位:台灣殯葬資訊網、全球華人禮儀師論壇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